王能武和他的木工房
王定杰和他的聋哑父母
王能武和妻子黄太香在做家务
2022年,一部《二舅》的短视频走红网络。受到该短剧的启发,湖北阳新县90后青年王定杰在今年1月份花了一个月时间,为自己的聋哑父母拍了一部《遇见无声之美,哑父治愈了我的焦虑与迷茫》的短剧,记录了其父母虽然处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中,但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打拼,在老家乡村盖起了楼房,日子也越过越红火。
残疾父母的爱情
“这是我爸,村里的一个老炮儿;这是我妈,每天负责给我爸烧火做饭。”王定杰拍摄的短剧中这样开头。
出生于1993年的王定杰初中毕业后,职校仅上了半年便辍学了,凭着自己对文学的爱好,出版过两部小说。“《水泥地里长草》有10多万字,其实是一部自传。”4月25日,王定杰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,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,但在2015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了北京大学当了一名保安。从小爱好文学的王定杰便利用休息时间,经常到图书馆学习。
2018年,王定杰以“车由轴”的网名,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《水泥地里长草》;2021年,出版了第二部小说《屋下大雾》。在创作方面小有收获的王定杰便开始琢磨着,想为其在农村的聋哑父母“写点东西”。经过多次思考后,他决定利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拍一部短剧,将父母在农村打拼的过程记录下来。
短剧中,王定杰介绍,其父亲王能武今年66岁,因为在幼年时发高烧导致聋哑。由于身患残疾,王能武一直没上过学,但靠着自己的努力,学会了木工。“家里的桌椅板凳都是父亲自己做的。”王定杰说,其父亲不仅会木工,还会油漆工和贴瓷砖等活。其母亲黄太香也因在小时候得了一场病导致聋哑。
“母亲如果不是有残疾,是不可能和父亲结合在一起的。”王定杰说,其外公在粮店上班,那个时候,粮店是很吃香的单位。黄太香到了出嫁的年纪,因为是聋哑人,媒婆上门说亲,推荐的男子不是缺胳膊少腿的,就是年纪特别大的,黄太香最终选来选去,发现王能武虽然与自己一样是聋哑人,但四肢健全,而且为人灵光,什么东西一学就会,这才下嫁给了他。
“父亲从小就很勤奋,长大后一身蛮劲。”王定杰说,结婚后父亲变得更勤劳了,随着姐姐和自己的出生,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的身上,那个时候父亲便走村串巷为村民打家具挣点钱养家糊口。
一人盖起一栋楼
“这栋三层的楼房,父亲准备了30年,全是他一个人一手一脚建起来的。”在王定杰的老家阳新县排市镇玉畈村,一栋外墙贴着白色瓷砖的楼房显得格外结实。王定杰指着这栋房子说,原来他们家住的是一处土坯房,自从他姐姐出生后,其父亲便上山捡些枯枝锯成木板、到河边搬些石块堆在门口,日积月累,地基的石料和建房的模板就齐了。
到了2018年,建房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,王能武便独自一人开始建房。“母亲只负责给父亲做饭,偶尔打打下手。”王定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同年7月23日,父亲在建房时,不慎用电锯将自己右手大拇指和食指锯掉了,当时血流一地,但父亲为了省钱,并没有打算去医院治疗,而是忍着痛一声不吭地用布简单地包扎了一下,坐在家中休息。
“幸好堂弟发现及时,才捡回一条命。”王定杰说,由于母亲当时不在家,其父亲因流血过多,被发现时面色苍白,呈休克状态,在紧急送往医院后,将断指进行了再植手术,最终还是保住了两根手指。
这一砖一瓦全是父亲一个人干的,前后共建了一年多时间。王定杰介绍说,为了省钱,父亲除了浇灌混凝土抢时间请了几个人帮忙,其他的活都是父亲一个人干的。
“父亲受伤住院,爷爷由于受到了惊吓,当天晚上就走了。”王定杰说,虽然父亲听不见,也不会开口讲话,但他能感觉到,爷爷的离世给了其父亲很大的打击。看到年迈父母佝偻的身影,王定杰决定回到湖北找一份工作,以便能够经常回家看看父母。
2020年,王定杰回到了湖北,在武汉找到了一份工作,每逢节假日休息时,他都会回家看望父母。
留住瞬间成永恒
“这些年在外打拼,慢慢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。”王定杰回忆说,第一次外出打工离开家的时候,是和父亲闹着情绪走的。初中毕业后,由于没考上高中,王定杰在阳新一所职校上了半学期。那个时候正是叛逆期,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便产生了厌学情绪。
在一次与父亲发生了正面的冲突后,王定杰便放弃了学业,闹着要出去打工挣钱。看到儿子单薄的身体,王能武蹲在门口默默地抽着烟。
“父亲很心疼母亲,呵护了一辈子,家里有什么事,母亲基本上不怎么管。”王定杰说,他至少还记得自己当时离开家的那情景:当他拖着行李箱准备第一次出远门时,父亲在田间插秧,看着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,王能武抓着一把秧苗定定地站在水田中,默默地看着儿子离开了家。
“得知父亲受伤住院了,我立即就从北京赶了回来,在医院照顾他时,看到父亲的头发白了很多,突然像明白了很多的道理。”王定杰说,自从他离开家外出打工,那些年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回来,又匆匆忙忙地走了。从受伤那个时候开始,父亲就开始变了,在他面前显得十分拘谨,再也不会和他发生冲突。发觉父亲脾气收敛了很多,王定杰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,每每回想起自己当初离开家的那一幕,他总感觉一阵阵莫名的心痛。
“新房建起来后,父母的背也驼了。”王定杰说,中国有句俗语说,子不嫌母丑,狗不嫌家贫,虽然自己父母是聋哑人,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,但对孩子的爱,都表现在行动上,这些让他感觉到深深的自责。
新房盖起来了,日子比起原来越过越好,但王定杰的聋哑父母仍在乡村的大山中奔波着。为了留住父母的身影,今年初,王定杰回到阳新老家,陪伴在父母身边,用了一个月时间,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父母每天忙碌的镜头。(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凯发k8官网下载苹果客户端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 027-87238963
投稿邮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
"));
发表时间:2024-04-26 来源:湖北文明网
王能武和他的木工房
王定杰和他的聋哑父母
王能武和妻子黄太香在做家务
2022年,一部《二舅》的短视频走红网络。受到该短剧的启发,湖北阳新县90后青年王定杰在今年1月份花了一个月时间,为自己的聋哑父母拍了一部《遇见无声之美,哑父治愈了我的焦虑与迷茫》的短剧,记录了其父母虽然处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中,但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打拼,在老家乡村盖起了楼房,日子也越过越红火。
残疾父母的爱情
“这是我爸,村里的一个老炮儿;这是我妈,每天负责给我爸烧火做饭。”王定杰拍摄的短剧中这样开头。
出生于1993年的王定杰初中毕业后,职校仅上了半年便辍学了,凭着自己对文学的爱好,出版过两部小说。“《水泥地里长草》有10多万字,其实是一部自传。”4月25日,王定杰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,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,但在2015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了北京大学当了一名保安。从小爱好文学的王定杰便利用休息时间,经常到图书馆学习。
2018年,王定杰以“车由轴”的网名,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《水泥地里长草》;2021年,出版了第二部小说《屋下大雾》。在创作方面小有收获的王定杰便开始琢磨着,想为其在农村的聋哑父母“写点东西”。经过多次思考后,他决定利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拍一部短剧,将父母在农村打拼的过程记录下来。
短剧中,王定杰介绍,其父亲王能武今年66岁,因为在幼年时发高烧导致聋哑。由于身患残疾,王能武一直没上过学,但靠着自己的努力,学会了木工。“家里的桌椅板凳都是父亲自己做的。”王定杰说,其父亲不仅会木工,还会油漆工和贴瓷砖等活。其母亲黄太香也因在小时候得了一场病导致聋哑。
“母亲如果不是有残疾,是不可能和父亲结合在一起的。”王定杰说,其外公在粮店上班,那个时候,粮店是很吃香的单位。黄太香到了出嫁的年纪,因为是聋哑人,媒婆上门说亲,推荐的男子不是缺胳膊少腿的,就是年纪特别大的,黄太香最终选来选去,发现王能武虽然与自己一样是聋哑人,但四肢健全,而且为人灵光,什么东西一学就会,这才下嫁给了他。
“父亲从小就很勤奋,长大后一身蛮劲。”王定杰说,结婚后父亲变得更勤劳了,随着姐姐和自己的出生,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的身上,那个时候父亲便走村串巷为村民打家具挣点钱养家糊口。
一人盖起一栋楼
“这栋三层的楼房,父亲准备了30年,全是他一个人一手一脚建起来的。”在王定杰的老家阳新县排市镇玉畈村,一栋外墙贴着白色瓷砖的楼房显得格外结实。王定杰指着这栋房子说,原来他们家住的是一处土坯房,自从他姐姐出生后,其父亲便上山捡些枯枝锯成木板、到河边搬些石块堆在门口,日积月累,地基的石料和建房的模板就齐了。
到了2018年,建房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,王能武便独自一人开始建房。“母亲只负责给父亲做饭,偶尔打打下手。”王定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同年7月23日,父亲在建房时,不慎用电锯将自己右手大拇指和食指锯掉了,当时血流一地,但父亲为了省钱,并没有打算去医院治疗,而是忍着痛一声不吭地用布简单地包扎了一下,坐在家中休息。
“幸好堂弟发现及时,才捡回一条命。”王定杰说,由于母亲当时不在家,其父亲因流血过多,被发现时面色苍白,呈休克状态,在紧急送往医院后,将断指进行了再植手术,最终还是保住了两根手指。
这一砖一瓦全是父亲一个人干的,前后共建了一年多时间。王定杰介绍说,为了省钱,父亲除了浇灌混凝土抢时间请了几个人帮忙,其他的活都是父亲一个人干的。
“父亲受伤住院,爷爷由于受到了惊吓,当天晚上就走了。”王定杰说,虽然父亲听不见,也不会开口讲话,但他能感觉到,爷爷的离世给了其父亲很大的打击。看到年迈父母佝偻的身影,王定杰决定回到湖北找一份工作,以便能够经常回家看看父母。
2020年,王定杰回到了湖北,在武汉找到了一份工作,每逢节假日休息时,他都会回家看望父母。
留住瞬间成永恒
“这些年在外打拼,慢慢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。”王定杰回忆说,第一次外出打工离开家的时候,是和父亲闹着情绪走的。初中毕业后,由于没考上高中,王定杰在阳新一所职校上了半学期。那个时候正是叛逆期,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便产生了厌学情绪。
在一次与父亲发生了正面的冲突后,王定杰便放弃了学业,闹着要出去打工挣钱。看到儿子单薄的身体,王能武蹲在门口默默地抽着烟。
“父亲很心疼母亲,呵护了一辈子,家里有什么事,母亲基本上不怎么管。”王定杰说,他至少还记得自己当时离开家的那情景:当他拖着行李箱准备第一次出远门时,父亲在田间插秧,看着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,王能武抓着一把秧苗定定地站在水田中,默默地看着儿子离开了家。
“得知父亲受伤住院了,我立即就从北京赶了回来,在医院照顾他时,看到父亲的头发白了很多,突然像明白了很多的道理。”王定杰说,自从他离开家外出打工,那些年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回来,又匆匆忙忙地走了。从受伤那个时候开始,父亲就开始变了,在他面前显得十分拘谨,再也不会和他发生冲突。发觉父亲脾气收敛了很多,王定杰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,每每回想起自己当初离开家的那一幕,他总感觉一阵阵莫名的心痛。
“新房建起来后,父母的背也驼了。”王定杰说,中国有句俗语说,子不嫌母丑,狗不嫌家贫,虽然自己父母是聋哑人,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,但对孩子的爱,都表现在行动上,这些让他感觉到深深的自责。
新房盖起来了,日子比起原来越过越好,但王定杰的聋哑父母仍在乡村的大山中奔波着。为了留住父母的身影,今年初,王定杰回到阳新老家,陪伴在父母身边,用了一个月时间,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父母每天忙碌的镜头。(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
凯发k8官网下载苹果客户端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
投稿邮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